|
近年来,濉溪县四铺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,不断守正创新,完善工作机制,创新履职平台,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,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形式,激发代表活力,促进代表工作提质增效。
创新代表联系群众机制
镇人大主席团规范并完善人大代表活动室建设,打通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代表履行职务、联系群众搭建活动平台。
结合代表工作“2121工程”,以“聚民意 惠民生”行动、“代表有约”主题活动为抓手,深入开展“人大代表进网格”主题活动,以代表小组和行政村为单位,动员全镇129名三级人大代表深入20个行政村、186个网格听民声、察民情、聚民智、解民忧,已累计接待群众2100余人次,梳理汇总意见建议920余条。
“四铺街区内有中小学校4所,卫生院1个,且国道343穿街而过,车流浪较大,无法满足正常的车辆停放问题……”在四铺村网格点,镇人大代表王玲、周迎迎与村民零距离接触、面对面交流,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的关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、加快四铺街区增设公共停车位、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和意见,能现场解答的立即给予解答,并就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和解读。对于未能现场解答的问题,两位代表认真梳理后,报送相关管理部门,已经得到有效落实,实现基层代表全参与、选区网格全覆盖、工作流程全闭环、服务群众面对面。
积极推广运用“淮北市人大代表履职评价系统”,实现代表意见建议网上提、网上交办、网上评价的全过程网络闭环,进一步完善代表履职管理机制。履职评价系统启用以来,共收到三级代表反馈意见700余条,涉及水利建设、安全生产、道路建设、科教文体、城乡建设等惠及民生的方方面面。截至9月底,已完成90%的意见建议办理,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小事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庄严承诺。
创新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
通过一体推进平台建设、主题活动、专题调研、专项监督等方式,积极搭建人大代表履职交流平台,实现优势互补,凝聚整体合力。目前已依托代表小组和人大代表活动室等平台,开展关于产业突破、乡村振兴、营商环境优化等代表主题活动30余次,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进行述职,累计收集转交意见建议120余条,帮助企业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7项。
结合镇村实际,结合濉溪县人大“一镇一品一特色”特色品牌建设工作,因地制宜打造代表履职新格局。发挥四铺农业现代产业园(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)优势,以淮北市人大代表张凯强创办的四铺绿色家庭家庭(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)为依托,聚焦蔬果特色产业发展,在五铺村打造人大代表产业示范基地,带领群众创业就业。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群众、贴近群众的优势和作用,探索“阵地下沉、代表下沉”新模式,以户外议事为亮点,在20个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立“人大代表接待岗”;发挥周陈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安徽省文明村的优势,建立“人大代表议事亭”;发挥三铺村党建引领优势,依托“百姓家”网格点,建设“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议事长廊”,筑起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“连心桌”,主动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四铺镇北陈村辖区内部分道路出现路灯线路老化,致使出现线路短板、损坏等问题,严重影响群众夜间出行安全,存在社会治安和人身安全隐患问题。镇人大代表崔凤侠在人大代表接待岗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,向镇人大提交了建议。经协调,镇政府及时安排工作人员维修路灯70盏,实现了北陈村辖区内路灯正常使用,解决了问题,百姓非常满意。
“作为人大代表,把老百姓反映的突出问题给解决了,我感到非常自豪!”崔凤侠代表说,“这个问题以前提了多年,现在建立接待岗,有了方便说话的平台。”
“人大代表接待岗是‘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’的最佳连接点,群众与人大代表敢说话、说真话、说实话。”四铺镇人大主席陈安说道,“接待岗具有三大优势:一是代表与群众知根知底,身边人说身边事;二是群众对代表没有戒备心理,可以畅所欲言,沟通无障碍;三是代表跟群众互相熟悉,群众在沟通时易于接受,有利于问题的解决。”
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、各自职能职责、工作效能等方面,对辖区内24个部门工作提出评议意见,督促部门整改落实,推动“镇便民服务中心设施不完善”“政务公开不全面、不及时”等12件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顺利解决。
创新代表建议督办机制
积极推进“代表有约”“关注民生提建议,五级代表在行动”等主题活动,引导代表依托“家室站点”常态化履职尽责,释放效能,让“家室点岗”真正成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主阵地,有效促进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。
推动建立党委、人大、政府相关负责同志领衔重点督办,代表工作部门常态督办,人大代表参与督办,承办单位内部督办的“大督办”工作模式,推动办理过程和结果“双满意”、办理质量和代表满意度“双提升”。把“付桥法治公园建设项目”“四铺镇健康达到建设项目”等5件代表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,加大跟踪督办力度,要求承办单位切实履行职责,强化担当作为,确保代表建议“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”。
宿永公路五铺村段,多处下水道由于缺乏养护和管理,出现破损,成为村民出行的“隐形陷阱”,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其中。2024年9月,五铺村选民赵某某将此事反映给县人大代表王耀祖,希望尽快对沿线下水道进行修复。然而,由于修复工程涉及方案、资金、施工时间等多方面的协调问题,迟迟未能实施。
四铺镇五铺片人大代表联络站高度重视选民的意见和诉求,组织片区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,讨论解决办法,并实地视察该道路下水管道破损情况。之后,代表们与镇城建所、公路站、五铺村等部门协调,督促尽快做好下水管道修复的前期工作。在代表的推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2024年11月,宿永公路五铺村段破损的下水管道得到了全面修复。
赵某某对此非常高兴和满意,他说道:“人大代表很给力,有了人大代表的协调和推动,问题很快得到解决,现在出行也顺畅了。”
“政府是由人民代表产生的,人大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。做好人大监督工作,就要求人大代表要真正地到基层一线实地走一走、看一看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一件事情。民生无小事,哪怕是一块石头一个井盖,及时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,也是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的应有态度。”县人大代表王耀祖说。
2024年,在四铺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、六次会议上,代表所提出意见、建议19件,均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,办结率和满意率达为100%。
郭子文
|